|
下午三点半.在满车人不断的催促下.满载的"IVECO"终于出了嘉峪关市..沿着茫茫戈壁上的国道向敦煌进发..车出了城后与邻座的人聊天才知道这车要到午夜时分才可以到达敦煌.唉... 嘉峪关车站上很不厚道,把普通车票当成豪华车票来卖,真让人失望。 车子在国道上开得很快,路上车不多.两边是无草无树的戈壁滩..左边远处是青黛的山.在太阳的照耀下从云缝里透出顶上的层层积雪..一道清晰的雪线衬在蓝天白云下,象是山峰围了条洁白松软的围巾.. 路两边的滩上可以看到矮矮的草和一丛丛黄绿的灌木.但仍掩不住戈壁的寂寞和荒凉..放眼望云,见不到一棵树,一间房。 远处的滩上有一片风机 ,整整齐齐地站着。车子渐渐靠近,感觉非常壮观。 慢慢靠近玉门..树多起来了.. 过了玉门向安西行进..地里的景色很快变得郁郁葱葱起来,路边的树也连成了片,地里长着大片的小麦,略有些熟透了的麦黄,但好象还不到收割的时节.间或可以看到成片的向日葵,圆圆的小脸半扬半垂着,一片让人兴奋的金黄. 恍若华北平原上的平常景色。真有些不可思议。 但这样的情形没能持续多久,再向西几十公里,又是大片的戈壁滩了.由于在修路,所以车不时离开已经破损得厉害的公路进入到便道中.前车扬起的尘土几乎完全遮住了司机的视线,车开得小心翼翼.有时视线好些可以看到远处的车子拖着长长的尘尾象一颗调皮的大尾巴彗星,倒也有些意思.车里也弥漫着呛人的尘土味,大家都象不倒翁一样随着车体的颠簸左摇右晃..唉.简直都要被摇散架了.实际时速不到30公里,慢得象一头黄土下散步的黄牛. 真应该在嘉峪关乘火车过来的. 车终于在晚上8点半多到了安西,这个小城原名好象叫瓜洲,看城边的桥,公园什么的都以瓜洲为名..城市自然是绿意盎然的.下去了不少人.车里骤然宽松了.. 自安西城出来,云敦煌的路正在修整,已经完全断路了在施工,必须要绕行柳园云敦煌.余下的路倒是好走得很,安西到柳园50多公里只用了半个多小时就到了.. 9点多的时候,我们的车刚出安西向西北方向行驶,太阳渐渐落到远山背后云了..很快,一钩细细的弯月与一颗亮亮的星星慢慢地亮出脸儿来,衬在渐暗的深蓝天空里,象极了天鹅绒上散落的两颗宝石..我不禁想起来多年前在内蒙看到的景色,竟有些恍忽. 车过柳园,司机停车招呼大家去厕所,下了车才知道,原来是背对着车直接在路边站了解决,难怪下车的时候临窗的女孩都捂着脸趴着假寐。 还有120公里才能到敦煌.. 星星很快随着天光暗去的脚步跳出来,仿佛一下就撒满了夜空.银河也隐隐地显现出来.很久没看到这么干净明亮的夜空了........ 进入敦煌已经是12点左右了,在街边找了家看起来还不错的宾馆住下(单床40元)..然后步行到沙洲夜市吃夜宵,自嘉峪关出发已经9个多小时了,一点东西都没吃呢.尽管已经是午夜,夜市里仍然非常热闹..吃点烤肉,喝点啤酒.真的很惬意.只是这边的物价远贵过兰州和酒泉,可能是运输上不方便造成的吧. |
戈壁的孤烟,远山的日落 (渐行渐远)渐起的风里有我的心轻轻地为你而歌. 灿烂的星空(星河),西垂的弯月,静静夜里我轻抚着自己淡淡的临窗落寞 远方我曾挂念的朋友啊,是不是已经记不起很多东西,如岁月把这思绪都不着痕迹地轻抹 |
第二天 一早起来,收拾好后在门口叫了辆三轮车,3元钱送到汽车站附近的电力宾馆二部十字路口,因为去往莫高窟的车都在那儿呢。昨晚在夜市上问到的情况是:如果包车往返,司机可以在那儿等着,半天要50元。今天到路口一问,大家都开口要60元,摆明了是要多收钱,我不想这样就让他们蒙了,在那儿犹豫了一下,一个年轻人靠近来轻声说:40元往返。OK,就是他了。 这是一辆很新的蓝色小面包车,看他前风挡上贴的标签知道车是7月2号从兰州买回来的,牌照还没上好呢。 路上我与那年轻人聊天,知道从嘉峪关到敦煌的路计划是今年十一通车的(当然大家都觉得很可能要到明年五六月份才能通车)。安西至敦煌段可能要建成高速公路,可以把敦煌火车站、机场、莫高窟、市区连接起来。敦煌火车站正在建设中,好像计划也是十一通车。近期内从市区到莫高窟还没有公交车,因为在小小的敦煌市里挂牌的出租车就一千多辆,金杯(中型面包车)也有几十辆,还有若干专门用于接待大型团队的大巴,无正式营运手续的黑车也有几百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开通了低价的公交车,很多人的生计就会出现麻烦,而且目前市区与莫高窟间往返的价格不是很高。 闲聊中很快到了莫高窟,远远望去是嵌在戈壁中的一片绿洲,是专门换了土来种的。 门票100元,但司机说只需要给他90元就可以了,他可以帮着买到票。拿到票才知道原来是学生票,看来这种方法是公认的了,在城内找车的时候所有的司机都说可以买到90元的门票就是这种的吧。 在窟前存了包,参观者每20来人一组由一个讲解员带领,开始按流程讲解。由于所有的洞都上着锁,洞内相当暗,开放的只是较有代表性的几个洞,须由讲解员开了门,用他们手里拎着的应急灯照着,才能看到洞内的塑像和壁画。 很多壁画都保存的还好,颜色经了长年氧化显的发乌,但有些地方的颜色还非常艳丽,多数汉唐时期的作品线条流畅,人物形象柔美生动而丰满,飞天拖着长长的飘带,灵动飘逸。让我这个对佛教和艺术都一窍不通纯粹来看热闹的门外汉也觉得这苍凉戈壁上的圣地真是一个奇迹。 这样随着讲解员一个一个地看过去,看到了自己原来就略知一二的敦煌经历过的几次被劫掠的记录,也看到了自己从不知道的最大和最小的飞天、三尊巨大的塑佛...... 莫高窟南区并不是很长,跟着讲解员走了一遍后我又自己把刚才没去到的地方来回走了一遍,共分三层的阶梯走下来也用不了多久,站在高处向东望去,在特意种植的绿化带后面,远处寸草不生的沙丘如在跟前.络绎的人群沿着路慢慢走进来,脚下梯级上散落着粗砂和脱落的墙皮,有些地方还隐隐看得出斑驳的壁画.或浓或淡的线条多数已经非常不完整了. |
出了莫高窟的大门,过河向东,桥头南侧立着一块石碑,是记叙此处成为联合国人类文化遗产一事的。 在石碑东南侧的沙丘上,有几座小塔,孤单地立在烈日下,多数参观者好象都没有注意到它们。我忍不住走近去看,发现风景也是相当不错的。 常人不到之处,自有常人不见的风光。 几座塔都是修葺过的,外表用新泥涂得很平整,门都上着锁,有几个大一些的,里面也是有很多漂亮的壁画的。 呵呵。这边光照也好,直接用相机就可以拍到不错的效果,遂了我在莫高窟内没有拍到壁画的遗憾了。 |
塔南侧孤零零地立了棵枯树,衬着荒漠、古塔、烈日及远处不毛的小山,风景非常有意味 |
从莫窟出来后准备回城里吃饭,向司机打听了一下看这边有什么特色小吃,司机一幅当仁不让的口气说:当然是达记驴肉黄面罗。呵呵,既然这样,就去尝尝。。 这个非常有名的面馆是个很小的店面,可能是因为太出名了,所以服务态度非常差。面分大小份,肉最少要三两,对很多人来说,一个人吃这些有点儿太多了。不过味道的确不错。 吃了中饭以后,租车去雅丹.因为听说那儿的风景很有特色,日落也不错. 要下午出发去雅丹,自然得自己包车前往了,昨晚我在夜市上问过如何去雅丹,老板说在太阳宾馆前有专门的车,但我没有找到,打电话到雅丹管理处去问在敦煌市内何处有车可去,电话始终没人接听,估计现在去那儿的人很少,所以他们根本没有想到会有人打电话询问。问过太阳宾馆前台才知道:从敦煌去雅丹的交通车早就停开了,目前如果想去雅但只有两种方式:一是参加每天早上出发的旅游团,大概是早8点出发,下午四点左右回到敦煌。另外就只能自己包车了。 我在旅游车最集中的地方问了半天,司机们开价太高,都要300元才去。于是打电话联系上午那个司机,他240元就愿意跑一趟,讲好下午出发,路上经过阳关、汉长城遗址等景点。在雅丹看过日落后回来。 出发前我专门买了六瓶纯净水,司机带了个西瓜,在城内找个加油站加满油,做足准备,出发!去雅丹! 先沿着215国道一直向西,过七里镇后不远是西千佛洞(司机说门票要30元,我们就根本没往跟前去),敦煌古城市前几年为了拍专题片时重建的,也没有太大的必要去看。 再向前,有一个路口,路牌指示向前是格尔木方向,向右是玉门关、雅丹方向。去雅丹的路窄了很多,但车也很少,所以跑起来也很快。 远处天阴的厉害,有大块大块的乌云沉沉地垂着。 我们走了没多远就遇到阵雨,头上是朗的烈日,却下着大雨,也很有意思。 这样反反复复地遇到了3、4次阵雨,感觉凉爽了很多。 玉门关售票处就设在路口不远处,每人30元。 远远的戈壁上隐隐有一道长烟,是个小型的龙卷风,淡淡的沙尘被卷扬起来,转着圈,一直升到云脚下,下部稍细,到顶部轻轻地向外舒张开,很是圆润柔顺的样子。 这就是大漠孤烟了么?比想像中的柔弱了很多,远没有那种苍凉孤寂的风格。 司机说今天有雨,所以龙卷风既少又弱,如果是连续几天无雨可能有机会看到更壮观的风景。 临近玉门关的时候,路侧戈壁上的绿色多起来,千年前这里也曾是水丰草肥的丝路重镇,现在却只有极少的遗迹,如沙滩上被海水轻轻漫过以后的足迹,往日的兴盛辉煌仅余下了浅浅的痕迹。 路面在一个拐弯处变成了凹凸不平的砂石,路况一下差了很多,据说是故意修成这样的,可以更好地与玉门关的风格相衬,不让沥青路面破坏玉门关一带古朴苍凉的风韵。 玉门关孤单地立在戈壁中一个略高的坡上,岁月将它改变得太多,又在它身上留下了太少痕迹。千年已久的土墙围成的城关风化得厉害,棱棱角角都已经被磨去了。 但他仍顽强而坚韧地站在高处,透出往日雄风,在它的一侧是两个烽火台 ,已经几乎看不出原来的形态。风猎猎吹过,象是呜呜咽咽地低声诉说曾经的辉煌。 玉门关右前方不远处有一片绿洲,浅浅的水面四周长着郁郁的草,还有野鸭和不知名的水鸟徜徉而过。真是让人感叹不已的戈壁奇迹! 在玉门关的西南侧不远处是汉长城遗址和一座保存相对完好的烽火台(我也不能非常准确地知道哪边是南:)。汉长城只余下不长的一截,但想想这是千年前人工筑成的泥墙,这也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 下面的三张照片,最上边的是玉门关附近的那片绿洲,中间的是玉门关西南侧的汉长城,最下面的是玉门关(可惜因为昨天有台湾和旅游团来过,所以挂了个横幅,真是煞风景)。 |
在距那个烽火台不远处有几个非常奇特的遗迹,值得一看,我拍了照片下来,大家可以看看是什么东西。 司机竟然说这是汉代时的稻草,不可思议,我认为可能是明清时期的,但是即使是那样,也已经非常难以让人置信了。 至于这草堆的由来,有几种说法吧,一是说是当时驻军的粮草,另一说是烽火台起烟用的燃料。不管是什么用的,历经这多么多年仍保存得如此完好,简直是个奇迹了。 我们在这里把带来的西瓜吃了,然后继续向雅丹行进,余下的路就相对平淡多了。 |
路上没有什么车, 但是走一段就可以看到路边有很多积水,可能是刚才下过雨。 越向雅丹方向走地上积水越多了,到110公里处已经发现有大量的水跨路而流,甚至已经把路基冲掉了很多。 司机很是吃惊,因为他说在这长线路上跑车已经有5年多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雨水。 这地方平时雨水极少,所以几年前修路的时候两边留下的推土机的痕迹到现在仍清晰可辨,现在这场雨大到这种程度对他来讲也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奇迹。。呵呵 到雅丹已经快7点了,园区内人很少,管理处也准备下班了。在管理处东北侧,远远地立了一个铁塔,那是CDMA的基站,所以此处只有CDMA的手机可以用。另外还有大片太阳能电池和一些风力发电机。呵呵。看起来很有意思。 问过当地的人才知道,其实主要的电力还是靠柴油发电机。 由于时间太晚了,所以管理 处的人收了我们的车费后让我们开车自己的车进入景区,这也是意外的收获罗。我们在管理 处看了一个介绍雅丹风景的VCD后出发。向正西方向进入景区。 |
进入后没多久,路两侧就可以看到很明显的雅丹地貌风光了,我们下车到附近去看,这些被世纪风雨雕琢的景观身上留着明显的痕迹,证明若干若干年前是静寐在海底的,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到现在这个模样。 一路向西行来,大概共有15公里左右,有很多被命名的景观,最后到达一个高点,我们停下来等待日落,因为今天太阳很不错,所以估计日落很美。而且这地方的日落及日出是很有特色的风光之一,听里面小卖部的人说,很多人会带了帐篷在这里等待日出日落,并拍出大量极美的照片来。 先发几张风景照片及雅丹日落的PP,可惜正好相机卡没空间了,最漂亮的晚霞没拍到 |
杨哥。。。你的美妙旅行也太让我嫉妒了。 很久没有看到余秋雨类的行程文章了,感觉写的朴实真酌。 有些于乐于文之中。。。希望回来后多指导我。 |
呵呵。精选照片已经上传 文字部分慢慢来补充 |
不错啊 |
今天已经把相关的文字内容补充完了。呵呵,再上几张雅丹的照片。 雅丹地貌风光远眺 |
雅丹地貌风光远眺2 |
雅丹地貌风光远眺3 |
这个景观的名字叫“狮身人面像” |
这是个无名的地方,近景不错 |
比萨斜塔。 |
再来一张无名的 |
手机版|个人图片分享-清逸生活 京ICP备05078561号-14
GMT+8, 2023-6-6 04:52 , Processed in 0.2221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